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21〕30号)要求,结合我区有关统计数据,由漳州台商投资区办公室编制完成本报告。报告全文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共六个部分组成。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本报告全文在“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门户网站(tiz.zhangzhou.gov.cn)“政府信息公开年报”专栏公布。如对本报告有疑问,可与漳州台商投资区办公室联系。
(地址: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文圃大道1号,邮编:363107,电话:0596-6785131,传真:0596-6773878,电子邮箱:xxxc403@163.com)
一、总体情况
2022年,漳州台商投资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政务公开,加快转变政务公开职能,提高政策公开质量、夯实公开工作基础。经统计,2022年全区各单位通过区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2465条,受理依申请公开4件,发布政策解读27件。
(一)主动公开情况
一是加强涉及市场主体的信息公开。①推进惠企纾困信息公开。开设“惠企政策公开”专栏,公开《漳州台商投资区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台商投资区贯彻落实漳州市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三十条措施的任务分工>的通知》和《漳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漳州台商投资区贯彻落实<漳州市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漳州台商投资区推进贸易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受疫情影响重的餐饮、住宿、零售、文化、旅游、客运等行业帮扶政策的公开力度。同时开展线下“助力企业纾困,守护发展活力”专场宣讲活动,为企业讲解政策文件,并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及时兑现、落实各项惠企措施。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公开。我区在“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专栏,公开走访服务企业、为企业纾困解难等营商环境工作动态信息42条。持续更新调整事项办事指南,及时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公布调整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要素,截至目前,我区已绑定并发布审批服务事项共计2361项。积极完善“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一次办”,目前,我区已配置完成并发布“一件事套餐”服务指南16件。③加大市场监管领域信息公开。2022年,通过门户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公开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信息、许可信息、“双随机、一公开”抽检信息共66条,通过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审批窗口、投诉举报受理台等场所,开展政策知识宣讲,并发送提示短信56万多条,刊播宣传标语218条。特别是公开质量认证、知识产权等领域惠企文件信息8条。
二是做好财税信息公开。①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及时在门户网站公开2022年度预算及2021年度决算信息等财政资金信息55条。②加强涉及减税降费的信息公开。一方面是加大公开力度。通过“税收管理”栏目,集中推送“减税降费降费政策库”、“税收政策解读专栏”、“减税降费在行动专栏”、“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栏”等上级税费政策库链接,帮助基层执行机关和纳税人缴费人准确了解政策;加强办税服务厅信息传递,通过设置减税降费集中办公区、纳税人维权中心、税悦工作室等,组织业务专家值班指导,不断提升纳税服务体验,持续做好减税降费宣传,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同时,针对辖区特色,设置台资企业需求办理绿色通道,实现业务办理“无缝衔接”。另一方面是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发挥主流媒体的积极影响,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政务新媒体等媒介,就税收热点问题进行发布,增进公众对税收工作的了解和理解;依托短信、纳税服务微信群等,向纳税人推送相关优惠政策解读等,确保宣传面达到100%,促进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落地,让纳税人感受到便民办税举措的“春风”,营造浓厚的税收宣传氛围;积极推广“非接触式”办税,成立“非接触式办税”帮办团队,通过对外咨询电话、微信服务群、视频连线等渠道为纳税人提供“非接触式”咨询解答服务;此外,区税务局深入辖区企业开展减税降费宣传,扎实推进各项税费优惠减免、深化增值税改革等政策的落实,努力构建和谐的新型税企关系。③做好惠农惠民信息公开。区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农机购置补贴信息16条,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信息1条。结合村务公开落实工作,角美镇56个村居场公开栏均按要求及时准确公开临时救助资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农村低保资金、城市低保补助、特困人员补助、8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高龄补贴等7项惠民惠农补贴等重点工作;公开村居场重点项目中标结果55个。
三是推进重点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我区及时在“重点建设项目”栏目公开“项目建议书批复”、“用地预审与选址意向书”、“规划方案批前公示”、“规划方案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后公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后公告”、“规划条件核实批后公告”等信息253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55条,公告土地批后征收23条。
四是持续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开。重点围绕本地区疫情防控情况通报、防控动态、舆论引导、疫苗接种、发热门诊设置、核酸检测机构等信息公开情况。对群众关注的防控动态、疫苗接种、发热门诊设置、核酸检测机构及时更新,对本地区新的防控政策及时公布,对接种点、发热门诊、核酸检测机构以表格形式公布具体地址、工作时间以及咨询电话,方便广大群众方便、快捷掌握相关信息。针对广大群众,及时普及疫情防控小知识及日常生活健康常识,劝导广大群众做自己健康的“守门人”。2022年,在区管委会官方网站“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公开专栏公开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108条。
五是全面推进民生领域信息公开。①强化稳就业保就业信息公开。通过门户网站、公众微信号等平台积极宣传就业政策,包括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政策、企业一次性扩岗补助、留工培训补助等政策。今年以来,共公开惠企补助信息18条,惠及企业43家,惠及人数4889人。其中包括春节当月一次性稳就业奖补、受疫情影响一次性稳就业奖补引进劳动力奖补、企业一次性吸纳高校毕业生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闽宁劳务协作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②推进教育信息公开。出台了《漳州台商投资区“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纲要(2021-2025)的通知》,对建设我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及时向学生和家长们传达新政策,在“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公众号《义务教育:双减在行动》公开相关信息32条。2022年,通过门户网站、漳州台商投资区教育信息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共公开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学前教育招生政策、教师资格认定、学生资助情况等教育类信息94条。③加强医疗卫生执法信息公开。公开公立医院质量、违法医疗机构行政处罚、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等相关信息8条。④扎实做好养老及社会救助信息公开。继续落实低保公示制度,及时在区政府网站公布各级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政策,让困难群众知晓政策,得到保障。2022年通过区门户网站公开相关信息共9条。⑤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公开。2022年通过门户网站与新媒体等平台,公开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加大电影下乡、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信息共3条。
六是不断加强咨询服务。①加大政策咨询窗口建设力度。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惠企政策咨询窗口,安排专人负责12345热线,提高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各服务大厅的政策咨询服务水平,更好解答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2022年我区收到12345平台累计群众诉求件29140件,均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批转,并对办理情况进行及时督办和报备。②加大政策解读力度。运用文字、新闻发布、访谈等形式开展解读,并通过区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公开解读信息,全年共发布政策解读27篇。③充实“智能问答”栏目常见问题。围绕生育、上学、就业、创业、疫情防控等咨询事项,以图解、文字等形式予以解答,形成政策问答库并不断丰富完善。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
根据《条例》的相关要求,我区提供邮寄、传真、互联网、当面申请等依申请渠道,且渠道畅通,做好公开受理,及时答复信息。2022年我区共收到3件网络申请,1件邮寄申请,均按期答复。
(三)政府信息管理
一是建立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机制。在公文发文单上设置公开属性栏目,切实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属性源头认定标准,从源头上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安全和保密。
二是切实做好门户网站栏目和内容更新,严格落实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三审三校”制度,确保上传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合法性,在做好主动公开的同时,切实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
(四)政府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政务舆情监测和风险研判,树立舆情危机和公开意识,确保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持续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梳理全区开设的政务新媒体数量,开设“政务新媒体矩阵”专栏,深入推进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融合。规范高效办理“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网民留言,今年及时处理网民留言1则。
二是持续推进线下政务公开查询专区建设工作。①区级政务公开专区设在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配有指导人员和查询专用电脑,通过政务公开查询终端、线下查阅点等向群众提供政府信息查询、业务自助办理、办事等服务,拓宽政民互动交流渠道,促进线上线下优势互补、融合发展。②角美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逐步推进线下政务公开专区设置,目前设有信息查询区、服务咨询区、政策解读咨询区、公众意见征集区、等候休息区等,集中摆放政策文件、政务公开事项清单、办事服务指南等纸质文件,专人提供政务公开信息查阅、业务咨询和办事指引等服务,并配备咨询电话,加强电话解答、现场解答等政策咨询渠道建设。
(五)政府信息公开监督保障及工作考核情况
2022年,结合我区实际,印发《漳州台商投资区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全区政务公开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明确责任主体,并将政务公开考核工作纳入区年底绩效考核。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15 |
2 |
24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14384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3421 |
||
行政强制 |
81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118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4 |
0 |
0 |
0 |
0 |
0 |
4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4 |
0 |
0 |
0 |
0 |
0 |
4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4 |
0 |
0 |
0 |
0 |
0 |
4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单位重视不够,未严格落实信息公开责任,导致工作推进被动、实效不强、信息公开工作流于形式,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公开质量、政策解读水平不高。三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少数工作人员对自身业务了解不够深入,加之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业务工作连续性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进。
(二)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提升公开质量。不断完善发布程序,加强信息管理,大力推进“五公开”,丰富政策解读形式,及时、准确地回应社会关切。二是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培训,积极参与上级省市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加强对区直各单位的指导与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主动查找工作不足和工作短板,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迈上新台阶。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年度无收取信息处理费情况。